淺談CIS

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有個大問號,到底什麼是CIS」?


「企業識別系統」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),簡稱CIS (其實就是一套企業管理系統)。此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企業形象的統一和強化。也就是將企業基本的理念與訴求,利用形像統一、組織化、系統化的傳播,使社會大眾對企業之文化、風格、政策、使命等有一致的認同與支持,讓消費者建立品牌印象和拓展品牌知名度。其中CIS又包含了3大要素:理念識別(MI)、行為識別(BI)及視覺識別(VI)。
MI(理念識別):在制定MI前,必須先思考一個企業的願景、使命與目標,建立全員對現況與未來展望的共識。
BI(行為識別):則是CIS的策略及手段,可分為兩部份,一是對內的員工訓練,一是對外的形象建立,藉由明確的行為樹立該企業特有的面貌。
VI(視覺識別):藉由視覺傳播,將其理念與訊息正確無誤地傳達給大眾。

MI(理念識別)、BI(行為識別) 和VI(視覺識別)的基礎是塑造企業文化,維繫企業成長的重要元素。若
以人體來行形容這三大項目,MI有如腦和內臟,VI好比外在面貌和特徵,BI則是四肢等行動器官,此三大項目構成一個獨特的人,也就是CIS的全貌。




農會為什麼要導入「企業識別系統」(以下簡稱農會CIS)?
一、目的
       農會CIS形象管理旨在為了讓農會會員、社會大眾、及地區居民認識、熟悉農會新標誌及其意義,與農會的經營理念、使命、願景及提供的服務項目,以增進大眾對農會的認同與信賴,也藉此機會為農會作有效的形象推廣。形象管理並不是一項短暫的公關活動,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經營與管理,讓農會的形象深入人心,不斷地讓關心農會的大眾體會到農會所要傳達的經營理念與訊息,進而支持並參予農會的活動與服務。


二、意義
       商業社會中,品牌就是承諾。品牌的誕生,可視為企業主對商品與服務品質保證的宣告。相對的,重承諾的品牌對企業主而言,更是可以不斷累積與成長的珍貴資產。品牌需要專業的培育與拓展。不同成長階段的品牌、不同舞台的行銷模式,就需要不同的管理思維與設計策略。
       農會為了因應時代的潮流,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,積極進行組織結構的改造、事業未來型態與創新。尤其近年來面對社會結構急劇轉變、國際經貿與金融自由化的衝擊下,農會應更積極引進符合時代潮流的管理新知,求新求變,並建立新形象,爭取社會大眾的認同,以繼續發揮服務與公益的功能。
       建立農會企業識別體系,是將農會的經營理念落實於組織、業務及服務上。也就是將農會CIS之理念落實於農會之內涵、外貌與作業規範中,有效地展現農會共同的優質特色,以期重塑農會整體新形象。
       面對市場開放、資訊發達、高度競爭的環境,企業如何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,塑造良好的形象,已是各企業經營策略的重點。企業識別體系的盛行,乃表示市場競爭已由生產導向、行銷導向邁進形象及文化導向的時代,塑造一個符合市場長期經營利益的形象,以及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,已是農會經營的趨勢。
       企業識別體系的實施乃在運用設計的觀念及方法,整合企業行銷及管理的資源,建立企業內外有效溝通的管道及成效。隨著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複雜,CIS的功能也不斷地擴增,但設計乃為整個企業識別體系推動的核心。員工態度決定後續的行為,環境可以影響人的態度,也可以改變人的想法,CIS塑造一個符合企業形象的內外環境,雖只是企業經營的一部分,但卻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農會藉由視覺形象設計與經營理念之CIS專業導入,可以有效幫助傳統農會轉型成為創新化的新農會。


三、現況
  農會CIS行之有年,自民國84年推行至今,全國目前已有近九成農會共同加入CIS的行列。其中視覺識別(VI):「農會共同標誌」早已成為大多數消費者心中辯別農會的品牌標誌。對外除建立企業之優良形象、藉此推展政策、促進產品銷售,對內亦能增進員工向心力與歸屬感,並強化組織的體質。
  近年來與大陸地區貿易頻繁,為防止民間山寨品冒用台灣農會企業標誌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於大陸申請「農會共同標誌」商標註冊,待未來通過後,對於我國農產品及農會的形象、權益等無疑多了一層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