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為識別(BI)的建立

什麼是行為識別(BI)?
       BI是非視覺化動態的識別型式,就是由農會全體在經過MI導入後,內心所發散出來的外顯行為。對內負責組織管理,包括:工作環境、生產設備、研究發展、生產福利及員工教育
(禮貌儀表、服務態度、上進精神)等等。對外負責開展各種活動,包括:市場調查、促銷活動、公共關係、產品開發,流通對策、金融對策、公益性活動、文化性活動等。「企業識別並非單純的設計,而是組織的全部商品、服務、員工、管理者、工作態度和狀況、傾向以及民眾性等各方面的統整性知覺。」實施BI時,需要農會全體員工的全力配合。因為員工是將農會形象傳遞給外界的重要媒體,如果個別員工的態度或行為有所偏差,將造成農會很大的傷害。
       所以在施行農會CIS形象管理時,必須透過對內之組織管理和教育訓練,對外之公共關係、促銷活動、社會性之文化活動、社區公共與公益事務、客戶服務、員工禮儀、產品及服務等規劃,透過BI的檢核原則,以保障顧客滿意的措施和規範要求,如消費者研究、產品研發、品質控制、市場行銷、用戶服務等,在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與檢核的歷程,將農會之宗旨、經營理念及願景,實質推展到農會的每一個角落,匯集起員工的巨大精神力量,包括組織行為、儀式、模式、行為模式等改變,並藉由VI(視覺識別)系統媒介之傳導,以利凝聚內部成員之共識、匯聚形塑農會組織新氣氛、新作風與新文化,進而能贏得會員、社區及社會大眾之認同與支持,以建立農會優質的新形象。
行為識別(BI)的建立
  在整個CIS導入過程中,若理念識別(MI)為動力,行為識別(BI)即為理念識別的具體行動展現,故(BI)可說是CIS導入之重心,亦是主導整個CIS成敗的重要因素;故如何依循(MI)之願景、使命、經營理念及核心價值,確實將農會的理念深植到每位員工心中,進而展現於日常行為上,並透過日常與顧客的接觸及透過外部公關活動傳達給顧客,充分落實並展現農會所要訴求之新形象,即為行為識別(BI)的終極目標。本篇以流程圖方式簡述行為識別(BI)執行之各階段工作內容、方法及檢核要項,便於執行人員參酌與應用。 

*教育訓練相關建議課程,請至相關檔案下載下載CIS建議課程表




BI 對內實施流程


BI對外實施流程